[新聞] Yahoo+Line|孫正義重塑日本互聯網?

雅虎日本母公司和“日本版微信”Line走在了一起。

據日經亞洲評論消息,雅虎日本母公司Z Holdings和日本“微信”Line已就合併事宜達成基本一致,並將於12月簽訂最終協議。此次合併會在日本催生出本土最大的互聯網巨頭,合併後的公司市值約為3.2 萬億日元(約295億美元),覆蓋的用戶基數可達1億,佔日本總人口的79%。

軟銀集團對Z Holdings持有約45%的股份。 而Line是韓國最大的互聯網巨頭Naver的子公司,Naver對其控股比例達73%。具體的合併交易細節雙方在接洽。

據報導,計畫的合併方案是軟銀和Naver共同注資3400億日元(約31億美元)以每股價格5200日元的價格對Line進行股票要約收購,將其私有化,Line則在日本東京證交所和美國紐交所摘牌退市。除此之外,軟銀和Naver會按50%-50%的比例成立合資公司,這家合資公司將控股Z Holdings,Z Holdings會成為雅虎日本和Line的母公司。私有化要約價格仍在商議,最終的業務整合將於2020年10月前完成。

事實上,這項交易並非突如其來。Z Holdings CEO Kawabe曾向Line 的CEO Idezawa尋求合作關係,但是多年未果。今年Idezawa的口風突變,或許是與 Line 在移動支付業務上進行燒錢補貼造成巨額虧損有關。

日本和韓國資本市場的反應,顯然是對這項交易表示了認可。在上週三日經新聞曝出軟銀和Naver進入最終談判的消息後,第二天Naver股價應聲上漲13%。在Z Holdings和Line就合併事宜舉行新聞發佈會的本週一,Z Holdings 的股價上漲了5%,Line的股價在東京證交所上漲3.2%。

孫正義是這項交易背後的重要推手。在今年早些時候,就有消息稱 Z Holdings的CEO Kawabe向孫正義進行這項合併的提議,這位慣常以大手筆投資,且以打造巨頭聞名的風險投資家表現出了100% 的支持,並致力於加速這一進程。

Wework止步IPO,Uber上市即破發,此時走下雅虎日本-Line這一步棋,孫正義能否如願在日本創造“阿里神話“?

日本最大搜索引擎

1996年,美國公司雅虎(Yahoo!)聯手日本移動電信運營商軟銀,成立合資公司——雅虎日本。作為日本最大的搜索引擎和門戶網站,每月雅虎日本的門戶網站的瀏覽人數超過5000萬人。

近年來,雅虎日本的諸多動作都顯示,在門戶業務之外,公司試圖打造電商+支付的生態。電商方面,除了已有的雅虎購物(Yahoo!Shopping),公司收購了日本最大的時尚電商ZOZO、線上辦公用品分銷商Askul、以及在線旅遊和酒店預定網站Ikyu。Askul在日本重倉機器人和自動化倉儲物流,有著發達的物流配送體系。

而在支付方面,2014年,雅虎日本就注資了網上銀行Japan Net Bank,以期在電子支付打開局面。2018年,雅虎日本聯手印度最大的支付服務商Paytm(軟銀是其最大投資者),上線了移動支付服務PayPay,並在前期花費100億日元進行推廣(約9200萬美元)。這一舉措和日本的電子支付生態不無關係,在中國已經全面接受移動支付 “告別錢包“的今天,日本仍然處在“現金為王“的時代,無現金支付在日本的支付裡市場佔比僅為20%。

支付業務的發展,也助力了電商業務的進一步擴張。在 PayPay 的基礎上,雅虎日本發展出了線上購物平台日本版“天貓”——PayPay Mall,還有舊物二手轉賣平台日本版“閒魚”——PayPay Flea。

一系列動作難掩軟銀和雅虎日本的野心,那就是要超越當下日本最大的電商平台樂天,成為日本的“阿里巴巴“。此時與Line合併,也是這一棋局的關鍵一步。

目前雅虎日本的營收來源仍主要來自於門戶網站的廣告業務,在過去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媒體業務的營業利潤是1410億日元(約13億美元),而電商產生的利潤則有些相形見絀,僅有558億日元。

日本國民級社交應用 Line

在中國提起Line,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Line Friends門店裡那隻呆萌可愛的棕色布朗熊。鮮為人知的是,Line的誕生和2011年日本的“3.11”大地震不無關係。這場震級高達9級以上的世界第五大地震,卻催生了即時通訊軟件Line的上線。它是具有“已讀”功能社交軟件的鼻祖,這個功能誕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為災難中的人們帶來親友“已讀”消息的安心。如今,Line在日本社交APP市場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堪稱日本的“微信”。

作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即時通訊軟件,Line的月活躍用戶數量(MAU)已達到8200萬(日本人口為1.27億)。從起步起,它就抓住了這個推崇“萌漫“文化國度的心。在成立幾個月內推出光頭男穆恩、布朗熊、可妮兔等系列可愛表情貼紙(Line Sticker),這些表情貼紙並不免費,但是不高的定價引來日本消費者的追捧。據有關資料顯示,用戶在使用Line進行聊天的時候,每六句中就有一句表情貼紙。Line的表情貼紙業務曾佔主營業務營收的四分之一。

2016年7月Line在東京證交所和美國紐交所上市。然而,僅僅成為日本社交網絡領域的No.1並不能滿足Line的野心。

Line期待的是邊界的無限擴張,成為一個像騰訊一樣,憑藉著自己在社交領域的優勢,發展出具有多元商業化生態的巨頭。

Line APP已經成為一個類似於微信的Super APP。Line APP內置了Line News (新聞)、Line Shopping(購物),Line Delima(外賣),Line Taxi(打車),還有Line Travel(旅行)等服務,將用戶儘可能地留在其 App 上。

另外,Line也像騰訊一樣重視遊戲和文娛,佈局了自己的遊戲開發平台Line Game,以及視頻平台Line TV、音樂平台Line Music和直播平台Line Live。

在支付領域,Line推出了類似於微信支付的Line Pay,去年更是和騰訊微信支付達成合作,以期在日本吸引中國遊客。

Line的主要營收來源是信息流廣告和遊戲,儘管進行了多元化業務擴張,但是這些業務並未給Line帶來漂亮的回報。與此同時,Line 正面臨著用戶增長乏力、新業務拓展艱難、現金流吃緊的難題。據公開財報顯示,自上市以來,Line在今年首次出現了營收下滑的情況,由於投入巨額營銷費用大規模推廣支付業務Line Pay,一二三季度的虧損遠超分析師預期。過去的九個月裡,Line淨虧損339億日元(約3.12億美元)。上年同期淨虧損60億日元。由於在財務表現上呈現頹勢,Line 被多個市場評級機構下調股票評級。

合併了,就贏了麼?

強強聯手以應對中美互聯網巨頭的競爭,或許是兩家公司能夠牽手的重要原因。

日本不僅失去了曾經的“二十年”,也失去了互聯網時代的上半場。相較於中美互聯網巨頭,日本的互聯網公司幾乎無力抗衡。這項合併交易的達成,也一定程度上來自於中美科技巨頭髮展帶來的壓力。在週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Line CEO坦言,全球科技巨頭的發展使其感受到了緊迫感。因為互聯網時代的贏者通吃,數據、人才、資金,先佔者為王。Z Holdings CEO則表示,想要日本成為全球繼美國、中國之後的科技第三極。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日本互聯網公司迫切地想要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Z Holdings 和Line的CEO在週一舉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稱,雙方將以後在多個業務領域進行協同,包括媒體內容分發、金融科技、廣告、還有電商,可是並沒有透露具體的細節。

顯而易見帶來好處的是,雅虎日本和Line合併後可以獲得更多以及更全面的用戶和數據。雅虎日本所覆蓋的用戶群體多為日本三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而Line所提供的服務更能吸引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合併後能觸達到的用戶族群會更全面多樣。

除了用戶,人才的整合也是兩個互聯網公司合併後很大的優勢之一。合併後的公司員工可達兩萬人,以及幾千名數據科學家、工程師還有設計師。鑑於兩者的營收都主要來自於廣告,合併之後也將增強對廣告商的議價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動支付領域,Line與雅虎日本旗下的移動支付平台Line Pay和PayPay在今年通過巨額補貼的形式進行鏖戰,試圖爭奪霸主地位。Line Pay的註冊用戶近3700萬人,而PayPay則有1900萬人,兩者分別是日本移動支付領域裡的第一、二名。此次合併也會減少雙方補貼上的開支。

儘管Z Holdings和Line合併後的市值約達300億美元,只是這一數字無論是與美國的GAFA(Google, Amazon, Facebook, Apple),還是中國的BAT(百度、阿里、騰訊)相比,都相差甚遠。有人將兩者的合併比作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合體,但是從體量上看,兩者不敵真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加總市值的三十分之一。

背後的軟銀

對軟銀來說,促成這次合作的時間點值得回味。

兩週前,軟銀剛剛交出14年來最差季報。2019年第三季度,軟銀出現了自2005年來的首次季度虧損。受WeWork等投資的拖累,該季度營業虧損7044億日元(約6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7060億日元。

東南亞市場一直是孫正義的心頭好,出行平台Grab、電商平台Tokopedia,孫正義一直在對東南亞市場的創業企業出手。根據他的“時間機器理論”,蓬勃發展的東南亞很可能就是下一個中國。Line在日本、東南亞和台灣總計月活超過1.6億,除去8200萬在日本,有4500萬在泰國,2100萬在台灣,1800萬在印尼。對Line進行私有化,為軟銀以後在東南亞市場整合資源也大有裨益。

同時,這筆投資也在繼續釋放孫正義對 AI 的信心。

雖然目前尚未談妥交易細節和完成業務整合,Z Holdings和Line通過合併所產生的協同效應和未來前景尚不清晰。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在公佈的合併計畫上,Line 的CEO承諾Line和Z Holdings將會每年投入至少1000億日元(約9.17億美元)到AI相關產品。

孫正義對人工智能一直熱衷,曾在無數場合宣稱人工智能為商業發展所帶來的廣闊前景,並投資那些“人工智能將重塑世界”的企業。孫正義曾在今年3月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規模為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已經投資了約700億美元,共進行了約70筆投資,幾乎全部都是以人工智能為中心。

可以預見的是,兩者的合併將為AI的實現提供可觀的數據和流量,而數據也往往是互聯網巨頭進行收購整合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中美互聯網巨頭併購案不勝枚舉,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數據採集的入口。

此次交易還未最終完成,已經引起了日本反壟斷監管機構的注意。如果兩者如願合併,是否就能抗衡中美互聯網巨頭?讓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資訊
有廣告合作的想法與需求, 歡迎與我們聯繫!

我們的 email 是
support@ainfo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