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驟起,全國氣溫出現大跳水,很多地方瞬間從秋到凍,話說我們的秋褲還沒穿幾天,毛褲就已經套上了。這樣寒冷的天氣裡,人們就願意待在暖和的地方,一些平時吃飯好喝點小酒的人,更是有了一個正當理由:喝酒暖身。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喝酒確實會造成身體短暫的暖和,注意,是暫時的哦。很多人相信這句話,並不是他們真的酒癮大,而是真的體會到了“暖和”。這一點也不假,是因為在喝完酒之後,酒精進入胃腸,被身體吸收進入血液,酒精刺激著身體表面的毛細血管,血管受到刺激而膨脹,膨脹後的血管需要更多的血液補充進來,這樣剛髒等地的血液就會應召而來。說白了,就是“充血”的過程,而這樣一個簡單的物理轉移,帶來的不止血液還有熱量。因此,人們會感覺渾身被調動起來,暖和了許多。
但是!我們都學過能量守恆定律,因為喝酒導致的能量由內到外的轉移,只是一場“欺騙”罷了,整個過程並沒有能量的新產生,反而體內的熱量不斷向外擴散,加上毛細血管在酒精的作用下,不能很好的收縮而阻止熱量散失,我們的核心體溫會不斷的丟失,知道身體寒冷感加重,甚至能讓人冷到發抖,全身起雞皮疙瘩!在臨床上,出現酒後感冒和凍傷的不在少數,這還不包括,有些人大冬天酒後醉倒街頭無人照料而凍傷,甚至是搭上性命的。
另外,喝酒導致的血液偏離心腦等重要的臟器,更是會造成短時間的缺氧現象,這對器官的損傷也是存在的,對於心血管不好的人來說,更是一大打擊。如果有高血壓病史,在寒冷冬天喝酒,因為酒精以及室內外溫度的刺激,很容易導致血管劇烈收縮,而誘發中風等可怕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