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否好喝的評鑑要素不在於是否加牛奶、糖漿等輔料,而是根據咖啡的酸度、甜度、醇厚度(苦味)來進行分析。但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有的人喜歡酸度高的,有的人喜歡醇厚度(苦味)高的,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至於哪個國家的咖啡好喝?我們從酸度、甜度、醇厚度(苦味)的高低將全球咖啡可以分為三個產區:亞太產區、非洲產區以及美洲產區。
亞洲產區咖啡:酸度與甜度低,醇厚度高;
非洲產區咖啡:酸度與甜度高,醇厚度低;
美洲產區咖啡:酸度與甜度、醇厚度較為平衡;
01.喜歡醇度高(苦味):推薦亞太咖啡產區的印度尼西亞咖啡。
亞洲在1840年前是全球三大產區中產量最高、質量最好的咖啡產區(如今是美洲咖啡產區)。隨後,在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葉鏽病之後,亞洲95%以上的咖啡種植都被破壞至死亡。如今亞太咖啡產區的咖啡,以苦味較重的羅布斯塔種為主,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亞、印度是全球產量最多的羅布斯塔咖啡的生產國。
亞洲咖啡整體特點是醇厚度(苦味)高,而甜度與酸度較低,其中最具代表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咖啡,部分地區也稱為“曼特寧咖啡”。頂級的蘇門答臘咖啡,往往要經過3次以上的手工挑選,其豆粒大且非常整齊,香味上以烘焙味、泥土味、香料味為主,咖啡風味醇厚度(苦味)非常高,酸度與甜味較低,適合喝咖啡有一定時間的人,這樣才能體會其中的醇厚度。
02.喜歡酸度與甜度高:推薦非洲咖啡產區的埃塞俄比亞咖啡。
非洲有規模種植咖啡的時間約在公元10世紀左右,埃塞俄比亞不僅僅是人類的發源地,也是咖啡的發源地。非洲在三大產區中,質量與產量僅次於美洲咖啡產區,但其較高的酸度與甜度吸引了非常多的咖啡愛好者,同樣也是眾多咖啡專業人士最愛的咖啡產區。
非洲咖啡整體特點是酸度與甜度高,而醇厚度(苦味)低,其中最具代表的國家是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擁有多達近3000種咖啡樹種,但絕大多數仍舊沒有商業性的大規模栽種。豆粒較小,咖啡香味上擁有豐富的花香與水果香味,比如鳳梨、茉莉花、檸檬、橙子、黑加侖等風味,都是在埃塞俄比亞咖啡中品味出來。咖啡風味上酸度高醇厚度(苦味)低,良好的酸度帶來了如果味般的甜度,在品嚐的時間“先酸後甜,相輔相成”,儼然在品嚐一杯“味道濃郁的果汁”。
03.喜歡酸度、甜度、醇厚度(苦味)較為平衡:推薦美洲咖啡產區的哥倫比亞咖啡。
美洲咖啡是三個咖啡產區中品質最好、產量最高的咖啡產區,在美國精品咖啡每年舉辦的“年度最佳咖啡”前10位的評選中,美洲咖啡每年都能佔據半數以上的份額,可見其品質的優秀。
美洲咖啡品質的優良,不僅僅源於其良好的栽種環境,更是源於美洲咖啡種植國家的大力支持,如哥斯達黎加法律規定國內不得栽種品質較低的羅布斯塔咖啡豆,巴西舉國支持並研發了多種抗病能力強、產量高品質好的咖啡品種,這樣的例子在美洲舉不勝數。
美洲咖啡的整體特點是平衡,酸度、甜度與醇厚度(苦味)之間平衡性非常好,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哥倫比亞咖啡。哥倫比亞是全球第二大阿拉比卡種的生產國(第一為巴西),國內多為高山峻嶺,氣溫差異較大,非常適合栽種高品質的咖啡。其生產的咖啡豆顆粒較大且整齊,密度較高。香味上以可可、堅果為主,部分也有花香以及水果香味,風味上各種味道趨於平衡,是非常值得品鑑的咖啡。
自己喜歡的咖啡,就是好咖啡
在咖啡的專業領域,咖啡是否好喝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文中所提出的酸度、甜度、醇厚度(苦味),是我們最容易品鑑的出的三種味道。除了這三種之外,還有干香、濕香、乾淨度、餘韻感等等的評鑑因素,這些是需要專業的練習與大量的品鑑才能掌握的技能。
而我們在日常品鑑咖啡好與壞時,可以使用酸度、甜度、醇厚度(苦味)這三種比較簡單的評鑑因素來進行品鑑。但最終咖啡無論用多少種評鑑因素,還是使用多麼昂貴的器具以及複雜的製作過程,最終都是用來喝的。所以,只要自己覺得好喝的咖啡,那就是好咖啡,千萬不要被這些評鑑因素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