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曾表示,他相信人工智能將很快操縱社交媒體,可能現在它(人工智能)還沒有這麼做。與他之前對未來人類由智能機器獨裁者統治的預測相比,這種擔憂顯得蒼白無力。
馬斯克並不是唯一害怕人工智能出錯風險的人。斯蒂芬·霍金和其他研究人員曾表示,智能機器可能會變得非常危險。但馬斯克認為,還有一個更光明、更有可能的未來也會成為現實。
在與馬斯克和《名利場》(Vanity Fair)記者莫琳·多德(Maureen Dowd)的交談中,這位特斯拉的創始人認同Y Combinator(美國著名的創業公司孵化器)的山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的預測:“在未來幾十年裡,我們要麼走向自我毀滅,要麼走向人類後代最終殖民宇宙。”
第一種情況,類似終結者的選擇是可怕的。但在後一種可能性中,人工智能為人類打開了大門,讓人類成為太空探索領域的漢·索洛(Han Solos,星球大戰中的角色)和莉婭公主(Princess Leias,星球大戰中的角色)。到目前為止,我們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為今天的人工智能正在改善人類生活的各種應用,包括醫療、國防和商業。
未來幾年,機器學習的潛力可能會越來越明顯地體現在醫療領域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像樂觀主義者所希望的那樣發揮作用,它可能會通過提高服務水平使貧困的社區全面降低成本,實現醫療保健的全民化,同時幫助及早發現威脅生命的疾病。人工智能模型已經改變了癌症的診斷方式,癌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已經開發出一種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提前五年預測腦癌的發展。在癌症治療方面,時間是至關重要的,人工智能幫助早期診斷的能力有可能拯救生命。
人工智能也正在擾亂基因保健領域。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5000名遺傳學家,儘管基因測序已經變得更容易、成本更低,但在很大程度上,理解這些數據仍然需要人類的努力。
每次測試都是一個冗長乏味的小型研究項目,需要花費數小時才能完成。例如,基因組學平台Emedgene利用人工智能為世界帶來了一個基因解釋平台,幫助人類遺傳學家解釋數據,這些數據可用於為醫生治療各種疾病提供信息。
沒有人能否認人工智能正在各個領域改善人類生活,而其價值在醫學領域最為明顯。
人工智能發展中的數據隱私問題
然而,如今杞人憂天者最關心的是機器入侵人們隱私的前景。去年夏天,隨著名為“深度偽造”(deepfake)的人工智能支持、超級令人信服的篡改視頻,以及圍繞俄羅斯照片編輯應用FaceApp的數據隱私爭議成為頭條新聞,這種擔憂持續存在是相當合理的。
FaceApp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更改你的性別和年齡樣貌
但重要的是要記住,有一些人工智能公司正在積極努力,以確保人工智能以一種安全的方式培訓,而且消費者數據仍然是私人的。
為人工智能應用程序提供GDPR合規服務的XAIN公司首席執行官雷夫•倫德貝克(Leif Lundbaek)表示:“人工智能將決定許多行業的未來,公眾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非常深刻。”“濫用個人資料的時代已經結束。數據隱私將成為機器學習解決方案的關鍵競爭因素,因為這是政府和我們用戶都需要的。”
全球的人工智能公司開始遵守政府越來越嚴格的數據隱私規定只是時間問題,就連美國各州也在競相制定自己的規定,以跟上GDPR的步伐。儘管這一事實可能不足以讓馬斯克這樣的人安心,但它確實證明,各國政府正在採取正確的步驟,確保未來的人工智能是一種有益於人類的人工智能。
我們繼續朝那個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