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肺小結節檢出率為啥越來越高?不抽煙的女士也長了,聽聽專家怎麼說

39歲的謝女士在體檢中發現肺部有一個直徑5毫米的小結節,雖然只有黃豆大小,可這個小結節卻讓謝女士吃不香睡不好。自己不吸菸怎麼會長肺結節?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的?

謝女士來到醫院就診,經進一步檢查不能排除早期肺癌。考慮到病灶非常小,進行了中西醫調理。由於處理準確及時,謝女士的遠期療效預估很好。

像謝女士這樣沒有任何症狀,既不咳嗽也不胸痛,只是體檢發現的肺部結節,究竟該如何處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瞭解下。

肺部小結節真的是“來者不善”嗎?
空氣污染不斷加重,低劑量CT普及,近年來發現的肺部小結節患者越來越多。

早期肺癌往往表現為肺部小結節,就像謝女士那樣,很多人在體檢報告單上一旦發現肺部小結節便開始懷疑自己患了肺癌,精神高度緊張,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肺部結節的性質多種多樣,臨床中一般認為,如果肺部的結節小於8毫米、邊緣清楚光滑的,那麼考慮良性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仍然需要定期觀察。

如果結節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大,則不能排除是惡性的(如果是惡性結節,病變增大一倍的時間為300~400天;如果結節倍增時間大於600天,那麼說明其惡性概率很低)。

大多數結節在兩年內未觀察到生長,一般可視為良性或是發展很緩慢的肺癌,建議每年複查。具體來說:

結節直徑小於等於4毫米,應每12個月隨訪一次;

結節直徑在4~6毫米之間的患者,應每隔6個月隨訪一次;如果結節沒有變化,則每年定期隨訪;

結節直徑在6~8毫米之間,應在最初的3~6個月之間複查一次,在9~12個月之間再複查一次,如果沒有變化,則每年定期隨訪。

對於多個小的實性結節,隨訪的頻率和持續時間應依照最大的結節進行。

如果肺部結節大小超過8毫米,特別是邊緣不規則,看上去有又短又細的毛,則認為惡性的可能性比較高,可進一步進行增強CT、PET-CT或穿刺檢查。

這幾類人發現肺小結節需警惕
有幾類人在體檢發現肺部小陰影或小結節時,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當積極接受正規的檢查和及時的治療:

年齡在40歲以上者;

長期吸菸或被動吸菸的人;

曾經接觸石棉或放射性元素者;

既往有肺結核病史或長期肺部慢性炎症患者;

有腫瘤個人史或家族史,特別是肺癌家族史者。


擔心肺部小結節有一天會不會變成肺癌?

現有的胸片以及胸透檢查有一定侷限性,普通群眾在日常體檢中選擇CT檢查能及時發現較早肺部病變。

隨著醫學設備及技術的不斷進步,肺結節的檢出率越來越高,但由於病因複雜,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因此醫生診斷有一定難度。

如果體檢發現肺部有小結節,先不要擔心,它不一定是癌;即使是癌,也不用怕,因為大多是極其早期的癌症,只要通過及時恰當的治療,是完全可以痊癒的。

對於良性可能或未定性的肺結節患者應結合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定期CT隨訪,動態觀察,以便及時診斷。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資訊
有廣告合作的想法與需求, 歡迎與我們聯繫!

我們的 email 是
support@ainfomedia.com